网站公告:
诚信为本:市场永远在变,诚信永远不变。
全国服务热线:13284385666

Service hotline

新闻资讯News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
无堵塞自吸排污泵
发布时间:2025-09-02 点击量:3

无堵塞自吸排污泵是一种专为输送含有固体颗粒、纤维、污泥等杂质的污水而设计的泵类设备,其核心优势在于无需预先灌泵即可自吸(省去引水工序)和不易因杂质堵塞而停机,广泛应用于市政排污、工业废水处理、农业灌溉、建筑施工排水等场景。

一、核心特点

自吸能力强

采用特殊的自吸结构(如气液分离室、回流阀等),启动时可通过叶轮旋转形成负压,将管道内的空气排出并吸入液体,自吸高度通常为 3-8 米(具体取决于介质密度和管道长度),无需人工灌水,适用于液位多变或无固定液位的场景。

无堵塞设计

流道宽大:泵体、叶轮的过流通道设计较普通离心泵更宽阔,减少杂质缠绕、卡滞的风险;

叶轮特殊结构:多采用单叶片、双叶片或开式叶轮,叶片角度和形状经过优化,能切碎部分纤维杂质(如布条、毛发),或让颗粒顺利通过;

抗缠绕性能:叶轮与泵壳间隙合理,避免纤维类杂质缠绕在轴或叶轮上。

适用介质广泛

可输送含固体颗粒(粒径通常可达泵口径的 1/3-1/2,如 φ100mm 泵可通过 30-50mm 颗粒)、长纤维(如稻草、塑料绳)、污泥、粪便、工业废渣等复杂介质,甚至能应对高浓度、高粘度的污水。

操作便捷

安装简单,无需底阀(传统离心泵需装底阀防止漏水),维护方便,部分型号可配备自动控制装置(如液位传感器),实现无人值守自动启停。

二、工作原理

自吸过程

首次启动前,泵体内需预先储存一定量的水(作为 “引水介质”)。启动后,叶轮高速旋转,将泵内的水和吸入管道内的空气混合形成气液混合物;混合物通过叶轮进入气液分离室,由于流速降低,气体被分离并从排气口排出,液体则回流至叶轮入口再次参与混合,反复循环直至管道内空气排尽,液体被持续吸入泵内并排出。

无堵塞输送

宽大的流道和特殊叶轮在旋转时产生强大的离心力,将杂质随液体一同推送,避免杂质在泵内滞留;对于纤维类杂质,叶轮的剪切作用可将其撕裂或顺流导向出口,减少堵塞概率。

三、选型要点

介质特性

颗粒粒径:选择过流通道大于最大颗粒直径的型号(如颗粒直径 50mm,需选口径≥100mm 的泵);

介质浓度:高浓度污泥(含固率 > 10%)需选大流量、低转速型号,避免叶轮过载;

腐蚀性:若介质含酸碱,需选用不锈钢(304/316)或工程塑料材质的泵体、叶轮。

性能参数

流量:根据每小时需排出的污水量选择(需预留 10%-20% 余量);

扬程:需满足实际管路的总扬程(包括提升高度、管道阻力损失),自吸高度需低于泵的额定自吸高度;

功率:根据流量和扬程计算所需功率,电机功率需匹配(避免过载烧毁)。

安装与环境

安装位置:需保证泵的吸程在额定范围内,吸入管道尽量短且少弯,避免漏气;

环境温度:露天安装需考虑防雨、防冻(冬季寒冷地区需选带保温或排空功能的型号);

防爆需求:在易燃易爆环境(如化工车间)需选用防爆电机。

四、使用与维护注意事项

首次启动前:检查泵内是否有足够的引水(部分型号需加水至液位线),确保旋转方向正确(避免反转导致自吸失败)。

定期清理:虽然 “无堵塞”,但长期使用后叶轮、泵壳内可能残留杂质,需定期拆开清理,防止残留杂质磨损部件。

防止干运行:运行时需确保吸入端有液体,干运行会导致叶轮、机械密封因摩擦过热损坏(可加装干转保护装置)。

密封维护:机械密封是防止泄漏的关键,若发现泄漏需及时更换密封件,避免介质进入电机。

总结

无堵塞自吸排污泵通过 “自吸 + 抗堵” 双重设计,解决了传统排污泵需人工引水、易堵塞的痛点,是处理复杂污水的高效设备。选型时需重点关注介质杂质特性、流量扬程需求,日常使用中做好维护可延长其使用寿命。

编辑搜图

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(最多18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