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公告:
诚信为本:市场永远在变,诚信永远不变。
全国服务热线:13284385666

Service hotline

新闻资讯News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
如何判断混流泵的轴承是否需要更换?
发布时间:2025-07-25 点击量:6

在混流泵运行过程中,轴承是关键传动部件,其性能直接影响泵的稳定性和寿命。判断轴承是否需要更换,可通过运行状态观察、参数监测及拆解检查等方式综合判断,具体如下:

一、运行中的异常表现(直观判断)

异常噪音

正常情况下,轴承运行声音平稳、无杂音。若出现以下声音,可能是轴承故障:

“嗡嗡” 声加重:可能是轴承内圈、外圈或滚动体磨损,导致间隙增大,滚动时产生不规则振动噪音。

“咔嚓、咔嚓” 的金属撞击声:多为轴承滚动体(滚珠 / 滚柱)碎裂或保持架损坏,属于严重故障,需立即停机。

高频 “尖叫” 声:可能是轴承润滑不良(缺油、油质劣化)或安装过紧,导致摩擦加剧。

温度异常升高

轴承运行时会产生一定热量,但温度应控制在合理范围(通常不超过 75℃,具体以泵说明书为准)。若出现以下情况,需警惕:

用红外测温仪检测时,轴承部位温度持续超过额定值,且随运行时间升高(如超过 80℃)。

手感触摸轴承箱外壳,明显烫手(无法长时间接触),且无冷却系统故障(如冷却水管堵塞)的前提下,大概率是轴承磨损或润滑失效。

振动加剧

轴承磨损后,其径向或轴向间隙增大,会导致泵轴偏心运转,引发整机振动异常:

用振动仪测量时,振动幅值超过标准(如转速 1500r/min 时,振幅超过 0.06mm)。

肉眼可见泵体、联轴器或电机出现明显晃动,或地脚螺栓因振动频繁松动。

二、参数与状态监测(数据化判断)

润滑系统异常

检查轴承箱内的润滑油(脂):若油液中出现金属碎屑、粉末(可通过沉淀或过滤观察),说明轴承滚动体或内外圈已磨损剥落。

油液乳化、发黑或有焦糊味,可能是轴承过热导致油脂劣化,同时也反映轴承已处于不良工况。

轴向 / 径向间隙超标

停机后(需断电确保安全),可手动检查轴承间隙:

径向间隙:用手握住泵轴两端,向上下或左右晃动,若能感觉到明显间隙(正常间隙通常小于 0.1mm,具体参考泵型号),说明轴承磨损严重。

轴向间隙:沿轴向推拉泵轴,若窜动量过大(超过说明书规定值,一般≤0.3mm),可能是轴承定位失效或磨损导致。

轴承外观检查(拆解后)

若上述现象明显,需拆解轴承箱检查轴承外观,出现以下情况必须更换:

滚动体(滚珠 / 滚柱)有裂纹、麻点、凹坑或碎裂。

内圈、外圈滚道出现划痕、剥落、锈蚀或烧蚀(表面发黑、变色)。

保持架变形、断裂或与滚动体卡滞。

轴承外圈与轴承箱配合松动,或内圈与轴的配合过松(出现相对滑动痕迹)。

三、更换阈值总结

当出现以下任一情况时,轴承必须立即更换:

运行中出现明显金属撞击声、高频尖叫等异常噪音。

轴承温度持续超过 80℃(无冷却系统故障时)。

振动幅值超过设备规定标准,且排除同轴度、基础松动等其他因素。

润滑油(脂)中发现金属碎屑,或轴承拆解后观察到滚动体、滚道磨损、裂纹、烧蚀等缺陷。

径向或轴向间隙超过说明书规定的最大允许值。

及时更换故障轴承可避免进一步损坏泵轴、电机等关键部件,保障混流泵在抗洪排涝等紧急场景下的可靠运行。更换时需选用与原型号匹配的轴承(注意精度等级和游隙),并确保安装过程中避免磕碰、过紧或过松,同时重新加注合格的润滑脂(油)。

编辑搜图

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(最多18字)